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刘建江老师聚焦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发表系列学术成果

    来源: 时间:2022-08-17 点击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第2期刊发了刘建江老师的学术论文《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一文探讨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黑格尔的思辨理性哲学、国民经济学、以及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阐发了马克思对感性概念的重新理解,彰显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独特范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12期刊发了刘建江老师的学术论文《论青年马克思的感性概念》,该文从感性存在与对象性活动、感性意识与感性需要、感性异化与感性解放这三个方面出发,阐释了青年马克思对感性概念的基本规定。通过对感性概念的重新审思,青年马克思在存在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双重批判,阐明了实践范畴的理论特质和现实指向,从根本上同一切旧哲学划开,实现了哲学思想的重要转变。据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是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B类权威期刊。



    《河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刊发了刘建江老师(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马克思感性概念的哲学革命意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中心的考察》,该文以感性概念为切入点,从哲学的视界、哲学的致思方式、哲学的落脚点和哲学的使命四个方面出发,考察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清算和批判,揭示马克思感性概念的哲学革命意蕴。马克思把感性存在从被动的感受导向主动的感性,实现哲学视界的创造性转换;把对感性问题的探讨从纯粹的理论领域导向感性的现实生活领域,实现哲学致思方式的革命性变革。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发现哲学的落脚点在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的使命在于改变世界。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研究院电话:027-87556742、027-87557893

                        027-87544455、027-87557739

    Copyright © 2022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