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晨雨)11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研部一行来我院交流,座谈会于东七楼203会议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学科带头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部长何家伟及两教研室(部)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纲要教研室主任夏增民主持。
![](/__local/4/A8/BC/9C467FACE5FAA9BF89AD41FF419_719A75A7_15C92.jpg)
会议伊始,夏增民对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部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随后,他从教务安排、师资配置、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我院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夏增民指出,我院纲要教研室重视发挥实践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和过程性考核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院系日常思政工作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他分析了目前我院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表示期待与各位教师开展进一步的交流。
![](/__local/B/DD/8D/7366CEB9F74E939C3AC010E9F98_57F8C8ED_FAAD.jpg)
随后,何家伟对夏增民的分享表示了感谢,并从师资配置、教学安排、课堂管理等方面简要分享了华中师范大学纲要课程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经验。他从集体备课、专题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华师纲要课程的教学经验,并重点分享了关于课堂管理的经验,如通过设立学习小组等多种方式改进课堂纪律、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__local/6/5C/E9/A1A89AFA0A5375C77E016B260D9_929010CE_127FC.jpg)
针对课堂管理的问题,黄长义结合自己到其他高校的研学经历指出,尽管各高校在课堂管理理念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具体管理措施和教学方法上仍有许多共通之处,有效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提升课堂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__local/D/25/51/17F961DFF85E9EF4BDFE46F6DA0_C08554CC_CD82.jpg)
最后,两院教师就教学与科研的平衡、专题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竞赛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积极的交流,双方均表示收获良多。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了帷幕。
![](/__local/A/2F/99/67B1AC97C2AD1014CA9C00E095B_DD631FDC_F34D.jpg)
![](/__local/D/D6/C3/640C837A14E33BE6925B266E6DA_298416E2_13170.jpg)
![](/__local/5/B1/78/A0D621CAD4AF92B4F9E9177A763_910782BB_15C35.jpg)
此次交流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两院搭建了沟通协作的桥梁,进一步加强了两校马院的沟通合作,营造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也为双方凝聚育人合力,推动纲要课程教学实践迈上新台阶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两院将持续深化院际交流合作,强化互学互鉴,聚焦立德树人,以双向对话助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建设和发展。
![](/__local/3/21/AC/1E779AE04B084209B816DBFB733_C46B90B8_14DF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