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我院师生集中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发文探讨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来源: 时间:2022-08-19 点击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责无旁贷,我院师生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和相关问题的研究。

夏增民教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第一辑发表《浅议挖掘与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维度,该文认为,在教学活动实践中,作为课程思政重点和难点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仍存在若干问题,影响了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从而提出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梳理,既要体现专业课程鲜明个性和独有特色,也要对课程思政元素作一般共性意义上细分的观点,并进一步将划分课程思政元素的维度归为自基础到高阶的七个维度:健全人格、公民意识、基本国情、主流价值观、文化素质、政治哲学和政治信念。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第二辑,又推出我院师生两篇论文。其中,夏增民教授和研究生晁晓影在《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为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搭建平台对于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的重要作用,探索了建立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支持思政课教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设计、鼓励思政课教师介入专业院系课程的教学过程、推动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等实践路径,推动思政课教师更好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



梁红教授和研究生马鑫娟在同期发表的《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焦虑”:表现、症结与化解》一文中指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焦虑”集中表现为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产生的烦躁不安、畏难恐慌、低自我效能感等情绪和状态,其根源在于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上的偏差、实施课程思政方法上的偏颇及内生动力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合理为教师减压等途径化解思政焦虑,为教师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赋能,激发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异课同构,协同育人”的化解方法。

据悉,我院教师将继续与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合作,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南入手,争取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图文:晁晓影)

 


联系我们

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研究院电话:027-87556742、027-87557893

                    027-87544455、027-87557739

Copyright © 2022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